
课题名称:
《数智赋能的闽台非遗文化基因解码与设计转化研究》
课题简介: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。对非遗文化基因进行解码,创新文化基因的表达形式,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路径。福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,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145 项,其中 9 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,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705 项,纳入市、县两级管理的项目更是不胜枚举,而两岸同根同源,闽台文化一脉相承,台湾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福建,因此合理地开发与传承“闽台非遗”文化资源成为必然趋势,是两岸交流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载体。而随着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,“数智化”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程度快速提高,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、传承和发展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,在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创作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。本课题旨在研究全面保护和传承闽台非遗文化过程中,如何更好地结合现代数字智能技术找到文化存在的内在“基因”形态,构建文化基因解码机制和路径,并结合生成技术创新转化文化基因的设计表达形式,以拓展闽台文化交流和合作的研究视野,赋能两地非遗传承和文旅经济融合发展,增加文化认同感。
个人简介:刘云,湖南沅江人,南京林业大学设计学博士,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(2021)。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高级用户研究工程师。研究领域包括人机工程学、传统造物思想与现代设计应用、设计思维与产品创新等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,福建省社科基金及校企合作等项目多项,福建省本科高校教改及校级重点教改项目多项,发表核心及以上论文10余篇,申请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。